关注与视野

国机集团:推动机械工业由大做强
发布日期:2012-10-31 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访问次数: 字号:[ ]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机械工业走上了一条发展快车道。2002年至2011年,我国机械工业总产值从1.86万亿元增长到16.89万亿元,产业规模增长近10倍,年均增速25%。10年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把投入性内生增长作为发展主线,通过加大投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扩大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和优势,推动了集团整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1年,国机集团资产总额1686.4亿元,营业收入1929.6亿元,是汽车行业以外中国机械工业首个世界500强企业。集团连年取得“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前50强”、“中国最大的机电设备出口商”等桂冠的同时,多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世界首台万吨铝挤压机、大型板坯连铸成套设备、神舟飞船专用轴承等高科技产品不断刷新行业纪录。
  结构调整 既做加法也做减法
  转型首先是结构调整。1997年由原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几十家科研院所、设计院、贸易公司、生产企业共同组建成立的集团规模参差不齐、业务领域分散、实力相差悬殊。集团控制力不强,主要靠收取管理费运转。
  2001年起,集团收紧拳头,把资源向市场开发和科研开发集中。同时,进行了非实体经营的尝试,实现从以管理为中心到以经营为中心的转变,由集团整合资源积极承揽国内外大型项目,带动下属企业共同实施共同发展。
  结构调整既是做加法也要做减法。收紧拳头的同时,国机集团以完善产业链条为目标,按照内整外引并举的策略,促进资源向优势业务、优势企业和优秀经营者流动与集中,积极通过并购重组壮大实力。10年来,国机集团对内整合涉及50多家子企业,资产超过300亿元。对外重组11家中央企业,4家地方企业。重组后的企业都获得了更快发展。
  近5年,国机集团总投资100多亿元,新购置用于产业化基地和园区建设土地4650余亩,新增基地和园区建设建筑面积162.21万平方米,使集团高科技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众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有效提升了集团产品制造能力和生产水平,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加快了业务的延伸和转型,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从以工程承包为主体,以科研开发和国内外贸易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到机械装备制造与研发、工程承包、贸易服务“三大主业”,再到培育装备制造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两大核心领域竞争优势,国机集团一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路上不断探索。
  自主创新 既要快速也要持续
  如果把国机集团看成是一个大机器的话,科技创新就是国机转型发展的发动机。
  国机集团在着力机制体制创新、产业布局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围绕装备制造业和现代制造服务业两大领域,着力核心能力的打造,将高端装备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生产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以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增强集团的核心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使企业走上了一条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在国机集团这个大家庭里,科研院所与勘察设计院是一块特殊的资产。通过转制创新和集团的大力支持,科研院所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集团目前二级企业的21家院所中,年经营规模超过5亿元的13家,超过20亿元的4家。
  多年来,国机集团持续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支持符合国家和集团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关键技术和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有效激发创新活力,提升了集团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能力。
  通过设立科技发展基金,建立科技奖励、专利奖励,实施标准资助,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等方式,科技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至2011年5年间,累计科技投入124亿元,年均科技投入增长30%左右。2011年集团科技投入达35亿元,科技型企业科技投入超过其主营业务收入的10%,总体水平处于中央企业前列。
  从可持续发展出发,国机集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改善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基础。逐步建立、健全、完善了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系,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人才培养和干部教育模式。截至2011年底,国机集团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8556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7498人;有各类技能人才(技术工人)33936人,其中高级技师425人,技师2373人,高级工10129人,中级工8119人。
  此外,国机集团还注重完善科技创新的机制和平台建设。5年内新增国家级研发机构近10家,新增省部级研发机构近30家。
  通过持续的科技投入和创新平台的打造,国机集团科技成就硕果累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机集团的授权专利数量由2007年的205项,增长到2011年的810项,其中发明专利由2007年的20项,增长到2011年的162项。累计授权专利量在中央企业排名中位居前10名。
  在大型挤压机、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大型农机装备、大型石化装备、高智能工程机械、航空发动机轴承等众多机械装备领域,国机集团始终占据行业技术制高点,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中国首台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世界首台万吨铝挤压机、“神舟”、“天宫一号”专用高精尖轴承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为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面向未来 既要量增更要质高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企业中门类最齐全、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集团,国机集团正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的转型。
  国机集团召开了以“对比一流找差距,转型升级促发展”为主题的战略研讨会,全面分析了与世界一流企业之间的差距,与GE(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展开对标。“大其实是相对的。中央企业的竞争对手是国际同行,要置身国际大企业群中来看我们的位置和缺项。”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对记者说,“企业的大如果是产业链条完整,布局清晰,是好事。目前来看,我们还不够大。另一方面,企业发展不能只看规模,还要看有没有核心技术、市场份额。”
  在国机集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任洪斌反复强调,企业发展要正确处理好规模和效益、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要把有机增长和有质量的增长放在首位,实现做强做优。今天的国机,已处在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活力、形成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节点上。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推动企业进入高效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按照国资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目标要求,2012年初,国机集团进一步提出要着眼长远,把握当前,走有质量增长的发展道路,着力建设“价值国机、创新国机、绿色国机、责任国机、幸福国机”。国机集团提出新的发展目标:经过努力,打造成为产业资本优势突出、在机械工业若干重点领域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强、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到2020年,争取实现利润总额250亿元至300亿元,营业收入5000亿元至6000亿元,进入世界500强中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