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议

田煜 董继红 | 探索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径
发布日期:2023-05-10 作者:田煜 董继红 信息来源:中咨研究 访问次数: 字号:[ ]

探索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径

——《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解读

田煜 董继红

赣州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中央红军气壮山河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闪光足迹。党中央高度关注赣州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和推动下,2012年6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启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

2021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提出研究支持赣州、三明等城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22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近期,经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为赣州在全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勇争先绘就了“路线图”“施工图”。

01

《规划》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指明了新发展阶段的行动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关心关怀下,在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的鼎力支持下,赣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经过十年振兴发展,经济实力大步跨越,2012-2021年,赣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700亿元增至3658亿元,年均增速9.2%,高于同期全国、全省水平2.5、0.5个百分点,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缩小了10.8个百分点;特色产业扬优成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3.7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033.1亿元,在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中位居前列。生态屏障持续筑牢,水土保持生态治理“赣州模式”、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寻乌经验”在全国推广。赣州人民坚定执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焕发新的时代荣光。

立足新阶段,《规划》锚定2035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综合考虑赣州市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紧密衔接“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各领域专项规划,在综合实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改革开放、共同富裕、红色传承7个方面设置了36项主要指标。指标选取紧扣“6个区”战略定位和“十四五”阶段性任务,突出代表性,同时有利于考核监测任务的落实情况。在确定经济增长目标时,《规划》对标“十四五”规划纲要,同时结合2020-2022年赣州市实际经济增长情况,提出了到2025年GDP突破5500亿元的预期目标。在设置反映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时,《规划》充分对接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纳入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反映质量效益的指标,体现了赣州革命老区坚定不移强化科技创新,着力提升产业层次的勇气和决心。

资料来源:《赣州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发展规划》

02

《规划》聚焦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谋划了作示范的六大领域

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赣州坚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探索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径。《规划》围绕“六个作示范”领域,细化、实化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赣州样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赓续红色血脉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创新发展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近年来,赣州革命老区坚定不移走集群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道路,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家居产业从百亿“草根经济”跃升为2500亿元的产业集群,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获批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稀土集团落户赣州,填补了江西无国家级大院大所和央企总部的空白。为加快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规划》部署了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壮大更具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做优做强数字经济等3大重点任务。重点提出高质量推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建设,支持赣州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支持赣州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推进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建设,支持赣州建设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等举措。

中国稀土集团已在赣州挂牌成立。(于垚峰 摄)

(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10年来,赣州革命老区推动域内1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114.33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改造农村危旧房土坯房69.52万户,解决农村安全饮水近300万人,新建改造农村公路2.7万公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9年领跑全省、增长2.1倍,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连续六年稳居全国水果类第一,赣南茶油晋级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50强。然而受历史、区位等因素影响,赣州革命老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围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加快建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部署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等3大重点任务。重点提出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脱贫人口后续帮扶机制,畅通农产品产销帮扶渠道,建设世界级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南方重要蔬菜集散地,建设全国重要的富硒农产品供应基地,支持创建省级及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县(乡镇、村),支持创建国家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推动符合条件的县(市、区)开发区扩区调区等举措。

赣南脐橙宣传片截图

(三)打造美丽中国“赣州样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近年来,赣州革命老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21年地表水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8.6%,天气优良率达到99.5%,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和3.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76.2%,位居全国前列。为满足老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拓宽“两山”转换通道,着力解决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尾矿库综合治理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规划》部署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样板、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3大重点任务。重点提出推进南岭、武夷山等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东江流域跨省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完成废弃露天矿山治理任务,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举措。

(四)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内陆双向开放合作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利用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近年来,赣州革命老区内陆双向开放实现重大突破,成为全国内陆第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首个国检监管试验区,成为全国革命老区中唯一同时拥有铁路、公路和航空口岸的城市,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迈出坚实步伐,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建设顺利推进。为推动赣州革命老区全面扩大高水平开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部署了激发改革动力活力、完善对外开放基础支撑、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等3大重点任务。重点提出支持创建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全面推广投资项目“容缺审批+承诺制”改革,支持申报设立中国(江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赣州片区等举措,并提出一批需省级层面重点支持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

列车驶过连通赣南与深圳的赣深高铁信丰特大桥(张海根 摄)

(五)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增进人民福祉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党中央想的就是千方百计让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近年来,赣州革命老区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赣南科技学院、和君职业学院开办招生,结束了赣州没有市属本科和民办高职院校的历史,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6.7张,较10年前增长147%,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为进一步补齐赣州革命老区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养老等领域的民生短板,推动赣州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上走前列、当标杆,《规划》部署了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推进健康赣州建设、完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等4大重点任务。重点提出支持打造省级及以上临床重点专科、领先学科,推动国内一流医院对口帮扶赣州重点医院提质增效,支持创建一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示范县(市、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打造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县等举措。

(六)赓续红色血脉,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先行示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革命精神。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空、永不过时,是砥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不竭精神动力。近年来,赣州革命老区创作了一批红色文艺精品,加快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旅游人次和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显著高于周边其他革命老区市。为继续弘扬光荣传统,建设传承红色基因样板区,《规划》部署了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弘扬革命历史文化、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等3大重点任务。重点提出支持瑞金、于都、寻乌、兴国创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建立“红色基因库”,建设红色文化廊道、文旅融合发展带,支持创建国家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举措。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03

《规划》针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实施保障措施

《规划》鲜明指出,示范区建设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好作风落实好政策,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最讲党性、最讲政治、最讲忠诚、最讲担当的红土圣地。坚持真抓实干,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规划》从财政金融、人才、用地保障3个方面提出省级层面支持政策。在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等资金时,对赣州统筹予以支持。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名额向赣州倾斜,推进“赣才回归”工程,实施“苏区之光”人才计划,建立健全赣州与深圳干部双向交流机制,选派优秀干部到中央、省直单位及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加大乡村振兴专项用地计划支持力度,对列入国家、省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建设项目,在用地计划指标方面予以分类保障,支持赣州在省域内优先统筹调剂耕地占补平衡指标,加大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持力度。

《规划》强调要建立健全“省级统筹、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和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赣州市切实担起主体责任,积极探索、敢于创新,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省有关单位发挥职能优势,在项目布局、资金和土地安排以及试点示范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省发展改革委(省苏区办)加强对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的统筹指导,适时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重大事项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注:原文载自《中国投资》2023年第4期。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