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咨 | 公司要闻 | 中咨党建 | 最新成果 | 电脑版
首页
>> 手机版网站 >> 最新成果
郝大力 陈素芸 白国庆 等 | 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活力研究

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活力研究

中咨公司2024年青马研习第六小组

郝大力 陈素芸 白国庆 等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城市发展规律,对新时代新阶段城市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市发展不再盲目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建设重点也逐渐由向外扩张转向内部更新,由量的拓展转向质的提升,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城市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案例,为城市提高发展活力提供一定路径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重点从科技创新影响城市发展活力角度出发,分析国内典型科技创新城市现状及发展历程,对科技创新激发城市发展活力的路径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城市发展活力与科技创新能力

(一)城市发展活力内涵

城市发展活力是城市能够保持适度稳定增长的能力,是评估城市发展、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指标,涵盖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环境改善、社会稳定以及人才的聚集等7个基础要素。它不仅包含了城市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活力,还涵盖了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科技创新内涵

科技创新是指在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内,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探索新的科学原理,发现新的技术路径,创造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多个方面。

(三)科技创新对城市活力的影响

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城市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影响城市的经济发展,还与社会进步、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有密切关系。

面对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的崛起,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作为城市发展驱动力较之以往已有所减弱,而创新环境、基础设施、文化资源、生态环境等制约和影响城市活力的诸因素,对于创新型人才和新质生产要素的吸引作用愈发凸显,随着创新要素的集聚、产业形态的丰富,更进一步形成创新提升城市活力、城市活力激发创新的良性循环。

科技创新能力也是城市发展活力的关键,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个城市的创新能力直接决定了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则需转向以科技创新为主要驱动力。通过研究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城市活力概念,厘清科技创新对于城市发展活力的影响方式和影响机制,挖掘以科技创新促进城市发展活力的代表性城市,理解科技创新对于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形成科技创新和城市发展活力之间作用关系的启示与建议。

2.现实意义

随着国家政策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研究中国城市发展活力与科技创新的关系,首先有利于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水平。通过科技创新对城市发展活力的影响,为城市管理者识别城市发展的优势和短板,为城市寻找合适的科技创新研发和应用的合理途径,提供科学借鉴。其次有助于优化城市创新资源配置。研究科技创新对于城市发展活力的影响,对于合理分配城市的各种创新资源、部署其创新活动的开展及提升城市科技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夯实城市发展的基础要素,引导优质资源要素流动,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二、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发展差异化,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城市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一些城市拥有强大的科研机构和高校资源,以及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和基础设施,创新能力较强。而一些城市则因资源有限和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破。从布局上来说,整体呈现由东到西逐级递减的区域不平衡现象。

2.创新力较强城市分布集中,主导城市定位稳定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现象。一些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产业优势和政策支持,形成了具有强大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集聚区。例如长三角、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这些集聚区不仅吸引了大量创新要素集聚,还推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深圳、广州、杭州、苏州等优势区域的中心城市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人才集聚度不断增加,科技创新水平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更加巩固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主动和主导地位。

(二)发展趋势

1.城市科技创新的“特色化”更加鲜明

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城市综合能力的构成之一,也是城市综合能力在创新领域的体现。不同城市在资本实力、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创新资源禀赋各异,发展历史及发展基础也各有差异,因此在科技创新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自身特色,并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特色日渐鲜明:

北京作为首都,汇聚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众多顶尖学府和科研单位。这些机构不仅为北京的科研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还共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科研生态,科研成果领跑全国,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也占据重要地位。北京连续多年位居中国科技发展创新城市排名第一,发展的目标和定位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的活力、动力、政策都处于综合领先的态势。

南京科教资源丰富,拥有50余所高等院校、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人才总量和密度居全国前列。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南京着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转化,推动科创产业和产业科创双向发力,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

西安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西开放和贯通欧亚通道的重要节点城市,于2022年正式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我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由于自身区位特点及历史发展基础,西安格外注重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系统部署。以中国科学院系、高等院校系、明星企业系为代表的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群逐步形成。

中国各个区域、各个规模的城市都在自身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科技创新特色,同时在逐步将“特色”拓展成为优势。

2.“分布式集聚”逐步凸显

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人才、资本、环境以及制度等多重因素综合的体现,而“集聚化”本身也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及发挥作用的要求。无论是美国的“硅谷”还是我国的“中关村”都证实了这一特点。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的科技创新资源会不断向中心城市集聚。

同时,由于近年来各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对人才、资本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吸附能力也不断增强。因此,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将逐步呈现围绕区域性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其“分布式集聚”的特点将更加明显。

3.数字化创新将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在全国专精特新企业中,与数字化相关的企业超过40%。而城市的数字化水平和能力本身也是衡量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可以预见的是,伴随着各城市数字化建设的进一步加速,数字化技术与城市生活、生产和服务黏度将增强,而数字化相关的科技创新成果将更迅速地应用于城市的方方面面。因此,数字化创新将成为城市科技创新产业化最迅速的领域。

三、科技创新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典型城市案例研究

(一)合肥

1.发展情况

合肥近年来的崛起速度让人刮目相看。在主要经济强市中,合肥成为“十三五”以来进步最大的城市。2020年,合肥迈入“万亿GDP俱乐部”;2022年,合肥GDP再创新高至1.2万亿元;合肥GDP全国排名从第97位跃升至前22名。2023年合肥市的全年生产总值(GDP)达到了12673.78亿元,比2016年翻两倍,同比增长5.8%,在万亿城市中“一路狂奔”。

图1 合肥市2016-2023年GDP规模及产业结构发展示意

2.主要举措

以“合肥模式”为例,其由一把手牵头纵向、横向打通全市资源,充分发挥国资引领作用撬动本土产业集聚与跃升,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

(1)国有资本引领

“合肥模式崛起的背后有一个“隐形操盘手”——国有资本引领。国有资本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400亿元,带动项目总投资超过4300亿元,以建设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3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牵引,从“无中生有”到“跨越发展”,推动“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成为现象级产业地标。

合肥通过国资平台运作产业投资基金,直接投资京东方、蔚来等企业培育本地显示器件、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市战新产业产值增速始终快于规上工业。2016-2023年均增长19.2%,占全市规上工业的比重由2016年的24.4%提高到2023年的54.9%,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由2016年的30.5%提高到2023年的71.6%。2016-2023年,新增上市企业43家,其中战新企业26家,占比60.5%;科创板上市企业13家,其中战新企业12家,占比92.3%。由于政府直接下场投资的风格,合肥一度被称为“风投之城”。“直投”愈发受到地方政府青睐。

产业投融资“合肥模式”,核心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是聚焦产业发展定位,找准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国有资本投入,带动社会资本进入,共同培育发展产业项目。

(2)科创促进产业升级

合肥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合肥有个得天独厚优势,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借助"智囊团"的力量,以国家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引领,瞄准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铁基超导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不少世界级的成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关键环节,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持续发力,量子通信等原创性成果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形成“2+5+3+X”战新产业发展体系——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两大地标产业,做优生物、高端装备制造、光伏及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五大支柱产业,培育数字创意、科技服务、制造服务三大新兴服务业,布局若干未来产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之下,提高各地经济增长的“技术创新含量”,投资科创成为破解诸多困境的关键一招。合肥通过国资平台运作产业投资基金,直接投资于拟招商引资的战略性产业,即通过投资京东方、蔚来等企业培育本地显示器件、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合肥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国资直投风险大,合肥模式很难被复制到其他城市,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

图2 合肥市2016-2023年R&D经费投入

(3)人才企业引进

合肥市2023年常住人口比2022年增长21.9万人,较2020年增加48.3万人,较2013年增加181.3万人。2022年和2023年,合肥新招引高校毕业生分别在30万人和35万人左右。净增常住人口、新招引毕业生迭创新高的背后,是合肥这些年产业集聚的必然结果,对人才的吸引力正在大规模提升。

统计数据和调研结果显示,合肥的吸引力不再仅限于“省会”“二线城市”等印象,而是已经更多被打上了“新一线”“产投之城”“创新高地”等新标签。人才的持续回流背后,是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明显提升,而这又与合肥这些年打造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产业加速“集”,人才自然“聚”,产业和人才实现了双向正循环奔赴。

图3 合肥市2016-2023年R&D人员情况变化

与不少城市单纯依靠引进几家外地明星企业的模式相比,经过近20年的产业投资实践,合肥现在更加注重如何通过产业集聚形成“扩张效应”,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合肥常年驻派两三百支招商小分队在外,一支小队每年10万元经费,有的全年200多天在外出差,“上午飞上海,下午飞深圳,晚上回合肥”的情况非常普遍。

(二)杭州

1.发展情况

近十年来,杭州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总体实力在高水平基础上持续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7969亿元起步,2015年突破万亿,到2023年达到20059亿元,迈入“2万亿”城市行列,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4.8%。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6112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2866美元,是全国平均水平8.94万元的1.8倍,是浙江省平均水平11.39万元/人的1.4倍。

图4 杭州市近5年GDP变化情况

2.主要举措

(1)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杭州市民营企业占比90%以上。十年来,杭州以“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出台《杭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活力。全市企业总量高速增长,从2013年的25万户增长至2023年96万户,截至2024年6月底,全市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超195万户,企业总量超100万户。2023年全国工商联公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杭州共有42家企业上榜,数量连续21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杭州结合市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每3-5年调研制定综合性科技创新政策,作为一段时期组织科技创新工作、调配科技创新资源的纲领。2019年,制定《关于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支持补助领域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到先进制造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补助企业数由600家扩大到1000家。出台《杭州市科技型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施市“雏鹰计划”企业培育工程实施意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等,面向科技型企业,从“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科技企业梯度培育角度出发,支持其创新发展,分别给予创业资助、认定奖励、研发费用后补助等。2021年,接力实施新一轮科中小、国高企三年倍增计划。

(2)重视总部经济发展,招引培育领军企业

一直以来,杭州市都非常重视总部企业的招引和培育,围绕本市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5大重点产业,以培育上市、“专精特新”、制造业企业为重点,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构建发展城市新质生产力,使之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2023年,杭州市总部企业名单正式发布,首批共认定468家总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荣盛控股、吉利控股、一汽奥迪、恒逸石化等众多知名企业。首批认定总部企业中,77%的总部企业聚集在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与余杭6区,总部企业集聚产生了生态效益与产业蝶变效应,共享基础设施、人才资源、信息资源等,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和资本流入,为区域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2023年,杭州总部企业对杭州地方财政贡献达46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户均地方财政贡献超1亿元;总部企业吸纳就业人口92.1万人,较上年同期增长3.4万人。

2024年8月,《关于杭州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在拓宽总部认定范围方面,将国有企业、金融机构等纳入总部认定范围,并扩大上市总部企业认定的交易所范围;在企业获得成长加速方面,扩大了总部企业“星级”培育计划,并强调建立“总部集聚平台培育机制”,通过遴选一批总部经济发展态势好、重大总部项目落地成效显著的区县(市)建设市级总部经济集聚区。此外,相较于其他城市的总部经济政策,杭州的总部经济政策强调了金融支持、企业服务与国际交流等内容,更注重后端企业服务与营商环境建设及要素保障支撑,让企业看到更多加速成长的空间与潜能。

(3)数字经济赋能,超前布局信息化发展基础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先行者”,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数字经济成为引领杭州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引擎。2021年,杭州市数字经济领域营业收入千亿级企业达到3家,百亿级企业从2018年的13家增加到20家。云计算与大数据、数字内容、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达到1615亿元、3548亿元、3933亿元。数字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云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份额亚太第一、电商平台交易量和第三方支付能力全国第一。

表1 杭州市2019-2023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表

2023年,杭州发布《杭州市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提出要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

(4)发挥平台优势构建创新生态,着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目前,杭州已形成了“1+2+18+N”的综合性科学中心框架(1个国家实验室、2个大科学装置、18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多个高能级创新平台),城西科创大走廊已集聚浙江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一等奖、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80%的国家“杰青”“优青”人才。杭州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已连续11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第一位。2023年,杭州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65家,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525家。这些孵化器不仅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还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同时,杭州市还认定了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如中国移动(浙江)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等。这些机构涵盖了多个研究领域,如生命科学、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等,反映了杭州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多元化和深度。

2019年至2023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从42家增加到47家、从11家增加到12家、从41家增加到65家、从47家增加到85家,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强。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高水平科创企业、高素质科创人才、高质量科创项目和一流营商环境,并聚集了包括项目、资金、政策等在内的创业创新高端要素,构筑起一个“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引领着杭州科技创新能力整体提升。

(三)深圳

1.发展情况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4周年以来,作为全国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坚持改革创新,一路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至2023年的3.46万亿元,增长超1.5万倍。深圳的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1979年的37.020.542.5调整为2023年的0.1:37.6:62.3。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了第二产业,说明深圳的产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初级的加工制造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

如今的深圳以科技创新闻名于世,号称“中国硅谷”,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科技人才大军数量已经超过200万。在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中,深圳跻身前三,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一直是引领深圳持续高质量发展、激发深圳城市发展活力的不竭动力。

图5 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

2.主要举措

(1)从承接香港产业外溢到协同创新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依托区位优势,一直在积极承接香港的产业外溢。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深圳开始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发展“三来一补”产业,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与“补偿贸易”,开启了深圳以劳动密集型轻纺加工业和家电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发展进程。在这过程中,香港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对深圳的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深圳逐渐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现如今,深圳与香港在科技创新领域方面各有所长,由曾经的低端产业转移演变为产业协同创新。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之下,深圳与香港合作开发国家级创新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该合作区具有“一国两制、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独特优势,旨在推动深港科技协同发展,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自《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发布以来,深圳园区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已聚集和吸引160余个高端科研项目、440多家科技企业、16名海内外院士专家和1.5万名科研人才,逐步建立完善深港科创协同机制。

(2)从单一产业集聚到产业生态创新

深圳的产业集群的演化主要分为单一初级的业态聚集、产业链上下游集聚、产业生态三个阶段,产业技术创新的迸发期主要集中在产业生态阶段。以深圳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深圳吸引了大量“三来一补”企业,重点发展了初级加工业和贸易,二产占比迅速提升,这一时期,深圳的电子工业成为深圳第一个工业产值超千亿的行业,一跃成为深圳的核心支柱型产业。量变引起质变,深圳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放弃低端的“三来一补”企业,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招商引资,从上游的芯片设计、制造,到中游的模组、零部件生产,再到下游的终端产品制造和软件服务,逐渐形成了产业链条完整,配套能力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此基础上,深圳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多领域、多产业链条的产业生态,在此生态中培育出了华为、中兴通讯、腾讯、大疆等具备强大科创能力的电子信息企业。

(3)从移民城市到全球科创人才高地

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使开放包容的深圳成为了全国最大移民城市,同时,依托高校资源建设、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配套服务,深圳完成了从移民城市向全球科创人才高地转变。深圳积极推动高校资源建设,已有17所高校,其中包括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全日制在校生达到15.5万人,有44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建立了国际化开放式创新型的高等教育体系。此外,深圳实施了包括“孔雀计划”在内的多项人才引进计划,对新引进的博士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给予生活补贴,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外籍和港澳台青年提供同等待遇。针对关键领域的全球顶尖人才,提供包括事业平台、科研经费、团队支持和生活保障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支持。

(4)从分散式政策到一站式科创服务

经过持续的探索与努力,深圳的科技创新服务完成了从最初的不同部门各自为政,向一站式科创服务平台的重要转变。深圳的一站式科创服务为科创企业提供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到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服务,包括财政资金支持、风险投资、技术转移、市场对接等。同时,鼓励科技服务企业落户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科创服务生态。

(四)天津

1.发展情况

2019年,天津全市生产总值为14104.28亿元。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695.0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737.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3%,增速比上年加快3.3个百分点。

2.科技创新情况

在《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报告(2023)》“城市篇”中,界面智库从创新环境、研发能力、企业活力和创新绩效四个维度对国内GDP超过5000亿的55个城市进行了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估。结果显示,科技创新能力10强城市依次为北京、深圳、上海、苏州、武汉、杭州、合肥、南京、广州和西安。作为重要的直辖市和区域经济中心,天津的科技创新能力总指数为75.09,排名处于第13位。

图6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前20(2023年)

(1)创新环境及研发能力

尽管与上年相比总体排名未变,但天津在创新环境和研发能力两个二级指标上的排名都降至第17位(上年分别为第16位和第15位)。与天津相比,近年来科技创新能力得到突破性发展的深圳市(总排名第2)两个指标分别是第2和第9、杭州(总排名第6)分别是第5和第4、合肥(总排名第7)分别为第4和第3。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创新环境和研发能力与城市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成正比的,而天津市在创新环境方面仍需进一步提高。

图7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数二级指标得分及排位(2023年)

(2)R&D投入

统计天津市和重庆市2018-2023年R&D投入及GPD占比数据进行对比后不难发现,2018年时天津市的R&D投入超过重庆市82亿元,然而从2019年后重庆市的R&D投入就反超天津市,并且差距逐年扩大。

表2 天津市和重庆市2018-2023年R&D投入及GPD占比对比表

(3)创新主体及人员

表3 天津市2018-2023年R&D单位及人员统计表

天津市R&D活动单位数量逐年增加,从2018年的1800余个逐步增加到2022年的2200余个,但增长量并不大,其中2021至2022年只增加了3个单位。而R&D人员在2018年至2020年甚至逐年递减,2019年相对2018年的人员数降低了1万6千余人,2020年也降低了7千余人。2020年至2021年人员增加了近3万人,突破了2018年的人员数量,但2022年人员数量又有降低,接近了2018年的R&D人员数。从这一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天津市在吸引人才以及孵化科创企业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四、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一)主要评价体系

城市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城市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生产能力以及将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研究领域,评价指标及方法众多。目前国内关于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如下几种类型:

1.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解为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成果/或产出等。

2.从城市创新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认为城市创新能力由知识创造能力、知识传播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构成。

3.从城市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出发,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分为信息能力、技术能力、组织能力和制度能力。

(二)指标设定

综合既有研究情况看,创新基础(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创新绩效等是公认的评价内容,也是共识度最高的指标,经综合研讨,确定将科技创新影响城市发展活力的要素体系构成分为4个领域,分别为创新环境、创新主体、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并以此作为衡量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1.创新环境

细化后,创新环境的三个要素分别是:①政策环境,是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包括政策与法规、改革措施、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的统称。②产业结构,城市的产业结构对科技创新有着直接的影响,城市的产业结构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科技创新的动力将会更强。③文化氛围,是影响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一个城市如果具有开放、包容、创新的文化氛围,那么其科技创新的活力将会更强。此外,文化氛围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2.创新主体

被细分为科技企业、高新企业和科研单位三个要素。科技型企业数量是反映城市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指标。①科技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是推动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②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反映城市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是推动城市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③科研单位包括院校、科研院所、实验室等,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研究环境,促进了科研合作和创新人才培养,推动了产业升级和城市发展。

3.创新投入

由R&D投入和R&D人数两要素构成,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投入规模及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R&D经费及其投入强度已成为监测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指标,在宏观决策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创新绩效

专利产出和科技论文产出是创新成果领域的细化要素,城市创新发展的质量在于“投入-产出-绩效”的良性循环,即专利活动与科技、企业、产业发展的高度匹配。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城市专利数量与产业创新发展能力越匹配,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就越强劲。

研究组将以上指标进一步细分为17个二级指标,形成了如下指标评价体系:

表4 城市发展活力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三)建立评价模型

1.四系统耦合度模型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推广得到多个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型:

1.png

式中S1·S2·,…,·Sn分别为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值,n为系统的个数,C为耦合度。

基于城市内部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绩效的耦合关联效应,建立四系统耦合度模型,即:

其中S1j、S2j、S3j、S4j分别为城市j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创新投入和科技创新绩效的综合发展水平值,C为耦合度且0≤C≤1,C值越大表明城市j四系统耦合程度越好。按照Jenks分类法对其进行等级延伸划分:

(1)当C=0的时候,表明城市j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处于无关状态,该城市的系统创新无序发展;

(2)当0≤C<0.3时,表明4个系统处于低水平的耦合阶段;

(3)当0.3≤C<0.5时,表明4个系统处于拮抗阶段;

(4)当0.5≤C<0.8时,表明4个系统处于磨合阶段;

(5)当0.8≤C<1时,表明4个系统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

(6)当C=1时,耦合效用最大,表明四系统内部要素之间达到良性共振,趋于建立新的有序结构。

2.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对应于式①中各城市四系统各自的综合发展水平函数,可通过加权法对各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即:

其中Sij表示城市j第i个指标对系统的贡献大小;

λti表示第t个系统第i个指标的权重;Stj表示城市j的系统t的综合发展水平。

(1)当S1=S2=S3=S4时,该城市属于同步型城市;

(2)当S1远大于S2、S3和S4时,该城市属于环境主导型城市;

(3)当S2远大于S1、S3和S4时,该城市属于主体主导型城市;

(4)当S3远大于S1、S2和S4时,该城市属于投入主导型城市;

当S4远大于S1、S2和S3时,该城市属于绩效主导型城市。

(四)案例城市指标评价

1.实证计算结果

根据四系统耦合评价实证指标体系,取得合肥、深圳、杭州、天津4个研究案例城市以及郑州、广州、上海、北京4个类比城市2017年及2022年的相关数据;接着采用极差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由熵权法确定各系统、各项评价指标权重;通过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函数分别计算8个城市四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并分别用S环境、S主体j、S投入、S绩效表示,通过耦合度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计算得各城市四系统的耦合度C值。根据S环境、S主体j、S投入、S绩效、C共5个值,对样本城市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基于S环境、S主体j、S投入、S绩效值的耦合发展类型分析,另一个则是基于C值的耦合协调阶段分析。

5 样本城市四要素系统耦合评价的实证计算结果

2.指数计算结果分析

对比2017年与2022年两个时间截面的城市类型(见表5),可以发现选取的8个城市的4个系统都处于高水平的耦合阶段,且耦合程度总体呈现上升态势,说明代表城市都在注重科创要素的协调发展。

8个城市中,环境主导型城市由2017年的3个演变为2022年仅有1个,说明城市发展科创活力的环境要素已经进入到稳健发展阶段,政策扶持、科创基础设施、文化环境等要素较为完善。

投入主导型城市2017年和2022年同样为5个,说明当科创环境稳定后,一定规模的人力和经济投入是保证城市发展活力具有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

从绩效主导型城市来看,当环境、主体稳定后,城市更注重科创的绩效成果。一方面注重城市的科技论文与发明专利等科研产出,另一方面注重这些成果落实到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中去,例如: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环境质量改善等。

从具体城市的变化来看,上海由环境优势型上升为同步发展型,显示出上海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的良好基础,在拥有一流的大学和企业、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节之外,对创新人才的集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了4个创新要素系统同步发展的局面。

北京由投入主导型城市转变为主体+绩效优势主导型城市,这与近些年北京高新企业数量和科研院所数量增加有关。北京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绩效表现。

6 样本城市四要素系统的耦合发展类型与耦合协调阶段

与此同时,天津的耦合发展阶段从2017年至2022年由I阶段发展为II阶段,说明天津对于自身优势的发挥还有所欠缺。

五、典型路径和对策建议

由于水平和精力所限,此次研究分析远未达到详尽和深入,但仍希望借此为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纵观国内各个城市的科技创新发展历程和现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一直在不断提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创新空间布局成为“十四五”的战略规划要点之一。我国各大城市也依托于国家战略的引导,从自身特点发力,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高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增长点之一,并逐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区为中心的创新群落,同时中西部地区的合肥、西安也逐步成为引领区域科创发展的创新集聚区,带动了区域的科创快速发展。

课题组通过分析众多具有明显特征的科技创新重点城市的发展路径,总结了一些具有普适性的发展策略:

一)找准城市定位,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

合肥市在找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两大地标产业后,以这两个产业为引领,围绕全链条布局、全要素配置、全方位推进,形成几十条重点产业链,实现产业集群式、规模式发展。而杭州则是充分发挥在数字经济方面的先行优势,早在2014年开始,杭州便率先提出实施信息经济智慧应用“一号工程”;2018年杭州作出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协同融合发展,正式开始“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计划,明确了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在深化发展阶段的产业招引发力方向等。深圳市则是深挖电子信息产业,从一开始的初级加工业和贸易不断延伸产业链、最终形成完整产业生态,并在此过程中利用优惠政策培育了本土的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十四五”规划指出,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驱动下,全国乃至全球的服务业内涵都将更加丰富、分工更加细化、业态更加多样、模式不断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随着新一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也将加速服务内容、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服务网络化、智慧化、平台化,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快速提升。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发展机遇,结合本土区位优势和政策引领,发展出城市特有或者具有优势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城市发展活力将毫无疑问得到巨大提高。

二)以人才战略为引领,推动创新能力突破

合肥、杭州、深圳三个城市的创新能力不断突破发展,其中共同的一个要点就是“人才引领”。合肥成功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通过培养本土招投团队、借助外部人才力量构建强大的招投人才体系。杭州通过城西科创大走廊、人才补贴、落户优惠等各项政策,已集聚浙江省超60%的国家科技奖和省科技奖一等奖、超7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超80%的国家“杰青”“优青”人才。深圳市多渠道引进多样化人才,探索实施顶尖人才汇聚项目、企业人才汇聚项目、创业人才汇聚项目和青年人才汇聚项目等多种方式,吸引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才。

三)政府引导,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合肥市在创新创业、重大产业项目投资等重大决策时,通过制度建设,引入科学论证程序和决策制度,以最大限度确保投资决策理性,最大可能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成功率。杭州市通过自我限权、自我简权,以服务型政府的姿态,营造公平、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鼓励民营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探索发展,培育吸引了一大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搭建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贯通研发、孵化、转化、投融资服务等关键链条,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深圳市则通过搭建一站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整合了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贯通了研发、孵化、转化、投融资服务等关键链条,最终使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提升。

概括而言,通过政策和制度打造“减负型”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为创新创业主体营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激发城市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集聚效应,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活力的关键策略,也是借此提升城市发展活力的有力举措。

中咨公司2024年青马研习第六小组

组员:陈素芸、白国庆、张心怡、衣梦耘、郭瑞琳、林滢、李沛沛

指导教师:郝大力

注: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返回首页
邮箱 | 电脑版
版权所有:天博网页版登录界面(中国)官方网站  京ICP备06029618号
copyright©1997-2023 CIECC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