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许豫东 孔繁荣 杜贞利 | 我国建设海外石油储备及石化基地研究 ——以吉布提为例
| |||||
| |||||
摘要 构建我国海外石油储备与石化基地项目,对于积极贯彻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维护我国海外利益、保障石油战略储备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提出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联合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共同建立海外大型石油储备和石化基地,合作各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地理区位优势、石油资源优势、消费市场优势、储备工程建设优势等,开创共享经济模式,促进各方经济共同发展。同时,立足于项目商务可行并持续运营,设计了项目开发模式,并据此谋划相关重大工程。 关键词:海外;石油储备;石化基地;研究 石油既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长。由于资源禀赋条件,国内石油生产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增加,石油安全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这种背景下,选择境外合适国家和地点,构建我国海外石油储备与石化基地,不仅具有商业价值,更具有平滑国际石油价格、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供应的战略价值。 一、我国石油进口及石油储备基本情况 (一)我国石油进口情况 1996年我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而后对外依存度迅速攀升。2010年原油净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对外依存度增至54%。2017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2019年,我国进口原油5.1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70%。 我国原油进口以海运为主,中东地区仍是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2019年,进口自中东地区的原油份额占到48.46%,非洲、俄罗斯,欧洲、南美、亚太、北美份额则分别占到18.33%,16.18%,13.08,2.58%,2.61%,0.8%。 表1 中国原油主要进口国以及进口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统计数据 (二)我国石化企业“走出去”情况 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指引下,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为代表的中国炼化企业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开拓海外市场、创品牌,打造中国新名片,取得明显进展。不仅炼化业务覆盖亚洲、中东、中亚俄罗斯、非洲等地区,合作项目也从以往的以参与工程建设服务为主,转为参与大中型炼厂的新建、改扩建和合资合作。 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齐姆肯特炼油厂 表2 中国炼化企业“走出去”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三)我国石油储备情况 自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启动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制定了国家石油储备中长期规划,明确采取政府储备与企业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国家石油储备体系,石油储备规模发展目标参考国际能源署(IEA)推荐的储备规模确定。截止2020年初,中国建成舟山、舟山扩建、镇海、大连、黄岛、独山子、兰州、天津及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共9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利用储备库及部分社会企业库容,储备原油8500万吨,储备规模已经相当于90天的石油净进口量。目前,对于已建的政府储备基地,还未建立明确的储备石油动用、轮换等管理制度,已收储的原油基本未动用过。 二、建设海外石油储备及石化基地的意义 1.保障我国石油供给安全 构建海外石油储备和石化基地,预置战略服务功能。一方面可以为我国国际航运企业、海外军事保障基地提供油品储备和加注服务,保障油品供给的可控性、安全性、便捷性;另一方面,在真正发生全球性或者区域性石油供应危机时(例如石油禁运等),也可以通过释放海外石油储备,扩大石油供给、平抑石油价格,将石油供应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冲击降到最低。 2.创新以油储为基础的共享经济模式 联合产油国和石油消费国共同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和石化基地,可在石油产出与消费巨大市场之间搭建起良性的共享发展模式,合作各方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整合石油资源优势、消费市场优势、储备基地优势、支持保障优势等,开创共享经济的创新性模式,促进各方经济共同发展。 3.发挥保税燃油供应等的国际海事服务功能 航油是远洋运输的动力来源,是国际贸易运输的重要基础,也是制约海上运输规模与距离的重要因素。在海上航线密集的临近地区,结合海外商业石油储备项目,建设远洋航线保税燃油供应基地,为往来运输的船舶提供相关的油料补给;以此为基础,为国际船舶供应海上生活物资等相关服务,吸引更多国际船舶靠泊,逐步打造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生活便捷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可实现石油商业储备和商业销售的良性循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4.助力国内外原油期货市场的发展 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截至2020年3月,原油期货开户数量突破12万户,境外客户开户突破200户,涵盖5大洲和19个国家和地区,持仓量突破12万手,日盘交易量突破20万手,在境内交易时段交易规模与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期货(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Brent)相当。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建成6家原油期货指定交割仓库,核定库容595万立方米,启用库容315万立方米。在吉布提建设海外石油储备和石化基地,可以为国内原油期货市场境外交易者配套建设原油交割库。 三、吉布提优劣势条件分析 (一)优势 1.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条件 吉布提是联通欧、亚、非三大洲间海上交通贸易的枢纽,是全球贸易航线上的重要节点。中东地区出口到西欧北欧的石油,大多数都要经过吉布提附近的亚丁湾,经由苏伊士运河运送。同时,吉布提地理位置上靠近南苏丹、中东等世界主要的产油地区,保障了获取石油资源的稳定性、便捷性,降低运输风险和运输成本。在独特的地缘政治因素和区位优势的共同作用下,吉布提正在成为世界的焦点,成为世界各大国撬起非洲中东的杠杆支点。 吉布提地理位置 2.良好的双边政治经济合作基础 中吉1979年1月8日建交以来,两国政治关系稳步发展,两国领导人多次友好互访,高层之间交流互动颇多。2017年11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吉布提总统盖莱,习近平主席强调欢迎吉布提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愿同吉方一道稳步推进两国务实合作,在自由贸易区建设、农业合作及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取得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这些重要的合作交流举措,为海外石油商业储备与贸易基地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吉布提国际自贸区 3.良好的油储和加油产业基础 目前,吉布提已有一个油品码头,2017年吞吐量420万吨(510万立方米),配套建设31个成品油储罐,最大库容40万立方米,年周转次数12-13次,目前能力接近饱和。所进口油品其中85%出口到埃塞俄比亚,10-15%内销吉布提,不足5%出口到索马里。该码头有两个泊位,第一个泊位可容纳80000载重吨的船舶,吃水深度为18.0米;第二个泊位可处理30000载重吨的船舶,吃水10.0米。 吉布提地平线油码头及储罐 4.潜力可观的战略腹地市场 作为东非最大、非洲第四大经济体,多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局稳定,拥有近一亿人口和丰富自然资源,工业化进程发展势头良好,与中国经贸往来密切。埃塞与吉布提是友好邻邦,两国交通便利,交往密切,吉布提是埃塞出海口。埃塞外汇管制严苛,埃塞业主在吉布提进行贸易结算,可规避外汇管制;埃塞税收高且税种多;吉布提国际自贸区为完全免税平台,企业进口原材料享受免税政策;埃船对埃塞进出口货物实行垄断式经营,物流商可以通过吉布提规避埃船垄断经营。 5.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吉布提在历史上虽然有过几次战乱和动荡,但在2001年实现全国最终和平,2014年吉布提政局实现稳定;政策方面对外商投资的限制相对较少,且政府廉政指数在全球范围内排名相对较好。吉布提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其中94%的居民为温和的逊尼派穆斯林,社会稳定。吉布提不允许私人持有枪支,刑事犯罪率极低,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国家之一。 6.我国海外军事保障基地的安全支持 在吉布提建设海外石油商业储备与贸易基地,其安全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障。2017年,中国在吉布提建立了海外军事保障基地,为中国军队执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提供休整补给保障,并且驻有一定的武装力量,这能够为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中国驻吉布提保障基地 (二)劣势 1.自然地理环境较为恶劣 吉布提沙漠与火山占全国面积的90%,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则近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境终年酷热少雨。吉布提处于三大板块交界处,地震发生频率较高。高温炎热的气候条件和多发的地震活动将增加吉布提石油储备和石化项目的建设成本。 2.劳动用工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吉布提总人口99万人,其中首都63万人。吉布提教育不发达,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熟练的技工。对于外来劳工人员而言,吉布提政府实行严格的工作许可证制度和签证管理制度,工作许可常附带限制条件,这对开展项目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 3.附近海域安全系数较低 吉布提毗邻亚丁湾,该海域近年来海盗活动较多,商船、邮轮被劫事件频发,给各国海上运输造成损失。这可能会给基地的石油和其它物资的海上运输、补给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 四、总体构想 (一)基本思路 立足吉布提优势条件,克服发展劣势,在大马角临港工业园选择合适区域,对标和借鉴新加坡发展经验,瞄准南苏丹、沙特等周边石油生产国和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苏丹等周边石油消费国的原油和成品油储备、进口需求,积极发展原油及汽油、柴油等成品油的储备、运输、生产加工;瞄准途经曼德海峡的国际船舶,发展船用燃料油仓储、贸易和加注服务;瞄准埃塞航空航油需求,发展航油仓储和服务。根据上述发展方向,成立“3+N”开发建设主体,即联合国内石油石化、港口建设运营、金融机构等大型企业,同时积极吸纳包括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内的吉布提、也门、沙特、苏丹、南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方资金入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建设运营相应的原油储运罐区,柴油、汽油储运罐区,油品接卸泊位、输油管道、石油炼化等设施,最终形成集油品存储、中转运输、加工制造、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二)商业模式 采用商业为主、兼顾国家需求的模式,这可以与传统意义上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严格区分开来,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敏感性政治问题,不给世界其它国家假借项目散布“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展论”的口实,有助于项目的顺利落地实施。 1.经营模式 石油储备及石化基地项目的经营模式,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原则,可以分为两期展开。 一期经营模式为较为单一的“存储+转运+销售”模式。通过建设大规模、安全系数高的石油储备仓库,提升海港的运输吞吐能力,铺设陆上运输管道等措施,全面提升石油存储、转运和销售能力。一期原油库借鉴国内战略储备库规模,以及南苏丹、沙特、也门等油储潜在需求,库容为300万立方米,周转量为1000万吨/年;燃料油库按照过往船只潜在需求考虑,库容为18万立方米,周转量为100万吨/年;成品油库规模按肯尼亚、埃塞俄比亚、也门、索马里、厄立特里亚等成品油市场需求考虑,库容为40万立方米,周转量200万吨/年。 二期经营模式可以升级为“存储+转运+销售+生产+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全方位、综合性的商业模式。在立足石油储备、保障供给安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拓展生产、销售、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业务。具体而言,一是发展石油炼化加工产业,例如石油加工、化工、橡胶制造等,完善石化产业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二是可以凭借地理区位开展国际石油贸易,既包括向本地市场出售一定规模的成品油,也包括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出售。三是在扩大现货交易的基础上,发展原油、成品油、保税燃料油等大宗商品交割、仓储、保税业务。二期原油总库容按1000万立方米规划,周转量达到3000万吨/年以上;燃料油库容按36万立方米规划,周转量达到200万吨以上;成品油库按100万立方米规划,周转量达到600万吨/年。同时,根据周边产品市场潜在需求,规划炼油项目初期建设规模为500万吨/年(约10万桶/天)。 2.盈利渠道 其盈利渠道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原油及成品油仓储费用盈利。通过为周边国家提供油品仓储及运输服务、为国内石油期货提供交割库、为国家海外石油储备能力建设提供仓储服务,收取相应仓储费用。原油仓储潜在用户包括南苏丹、也门、沙特、肯尼亚、国内外期货交易机构、石油贸易商;成品油仓储潜在用户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厄立特里亚等。油库仓储费与工程投资、运营成本以及油品周转量有关,目前国内原油仓储设施仓储费一般为25-40元/吨,成品油仓储设施仓储费一般为35-50元/吨。 二是原油及成品油购销差价盈利:通过跟踪国际油价涨跌趋势,把握市场信息,在油价走低的时候大量购入原油及成品油并进行存储,在油价逐渐走高、经济利好、需求扩大的情况下,进行油品销售,利用购销差价,获取经济收益。 三是加工销售盈利:购入和存储的原油,通过加工处理可以转变为多种不同形态和用途的石化产品,例如液化石油气、汽油、喷气燃料、煤油、柴油、燃料油等,还可以以原油为原料加工成为其他油类。此外,在油类工业的基础上,还可以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等产业。通过对石油的加工,引入技术、知识价值,由此带来的产品增加值可以为当地企业和整体项目带来更大盈利空间。 四是金融及金融衍生产品服务盈利:在自由贸易港(区)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引入期货等金融产品及延伸产品服务,进一步拓展盈利空间。 (三)重大工程 1.石油储备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1)原油储备及仓储:为吉布提周边国家提供石油储备及仓储服务;为我国途经吉布提航线进口原油提供石油储备服务;成为上海、纽约、伦敦和迪拜等原油期货交易所的中东地区交割库;远期为吉布提原油加工项目提供储备及仓储服务。 (2)成品油仓储物流:为吉布提及周边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国家提供成品油仓储服务;面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开展成品油、燃料油的仓储物流业务,将海外原油、成品油批发到国内市场,或保税、转口至海外市场。 (3)燃料油加注:为途经吉布提的远洋运输船提供燃料油加注服务。 2.炼油工程 炼油工程及其后续延伸产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设燃料型炼油厂,目标市场定位以埃塞俄比亚成品油市场为主,辐射肯尼亚、索马里等东北非国家成品油市场,兼顾生产少量化工产品。 第二阶段:视市场发育情况和原油资源条件,对炼油厂进行适当改扩建,将炼油规模扩建到千万吨级,并通过炼油、化工一体化建设模式,适当延伸和拓展芳烃、烯烃产品链,带动轻工、纺织等石化下游产业发展。 第三阶段:逐步打造出以吉布提炼油项目为龙头的专业化石油化工园区,将吉布提建成东北非地区重要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和临港加工制造业中心。 五、结语 石油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对于我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社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石油储备和石化生产基地,一是有利于维护我国海外经济和军事权益;二是有利于危急时刻平抑世界石油产品价格波动;三是有利于合作方互利共赢,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吉布提是联通欧、亚、非三大洲间海上交通贸易的枢纽,是全球贸易航线上的重要节点,具有建设石油储备和石化基地的基本条件。可以考虑通过联合国内石油石化、港口建设运营、金融机构等大型企业,同时积极吸纳包括油气生产国和消费国在内的多方资金入股,共同建设运营相应的原油储运罐区,柴油、汽油储运罐区,油品接卸泊位、输油管道、石油炼化等设施,最终形成集油品存储、中转运输、加工制造、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石化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 李军,吴建国.中国石油储备建设对策研究[J].国际石油经济,2016,24(12):35-36. 2. 况龙,佘建跃.上海原油期货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地缘意义和应用[J].当代石油石化,2018,26(3):14-15. 3. 费明明,赵鹏大,陶春.中美战略石油储备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2:144-145. 4. 王新新.我国石油储备发展的审视与对策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2:102-103. 5. 张绍飞. 国际石油储备建设经验与启示[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10,17(3):1-5.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 |||||
相关链接
- 邹昊飞 谭潇 | 新时期推动境外...2020-07-13
- 张宗玟 伍勇旭 | 应对“十四五...2020-07-08
- 李开孟 武威 徐成彬 | 论工程...2020-07-06
- 徐成彬 | 我国能源发展及其经济...2020-07-03
- 朱宁 | 火电智能化体系架构及其...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