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议

卢春房:如何发展综合立体交通
发布日期:2023-07-04 信息来源:中咨智库 访问次数: 字号:[ ]

公路成网、高铁飞驰、巨轮远航、航线加密……交通运输是人类交流的大动脉,也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引擎,更是人类文明链接的纽带。6月14日至17日,2023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武汉举办,此次大会主题为“创新 低碳 智慧 共享——更可持续的交通”。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平行论坛上,中咨智库理事会高级专家,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工程管理学部主任卢春房院士受邀以《如何发展综合立体交通》为题作报告。

2022年,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共同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意见》。何为综合立体交通?卢春房认为,综合立体是指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事物在三维空间的组合,在交通领域也就是公铁水航各种方式的有机衔接。需要从规划、标准、工程建设实施、装备研制、养护维修等5个层面理解,将公路水航交通一起规划,统一制定工程的建设、产品、运营标准,在工程实施中统一安排时序,统一移动设备和固定设备间的标准,建立实时监测、预警、预测和决策的健康管理系统。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综合交通网络布局仍需完善,卢春房指出,未来在技术层面上,要做好8个方面工作:

第一,促进综合立体交通通道一体化规划建设。卢春房认为,规划层面是最为关键的,综合规划对节省资源、减少碳排放、减少投资大有好处。比如,同路由通道公铁一体规划可以节省大量土体,据计算,公铁并行每公里可节省4.58公顷土地,公铁桥梁并行可节省3.41公顷土地或水面,江苏的沪通长江大桥采用“4线铁路+6车道高速公路”的公铁合建模式,若是分开建设将多投入70多亿元。


第二,推进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枢纽有两个重要关注点:综合交通枢纽布局优化和交通方式一体设计。不仅要根据科学的计算来确定在什么地方布置枢纽,也要把重要的机场通高铁。如今,我国已经有25座机场同步开通高铁线路,以海口的美兰机场为例,该机场各种交通方式换乘不超过300米,提高了通行效率。


第三,推动城市立体交通一体化发展。公路和轨道交通要双层建设或立体建设,同时高铁也要进入城区,尽量在地下行驶,既不占用土地,也没有太大噪音。还要把城市的空间规划和交通规划进行有机衔接,慢车道也要一起规划,以便于出行。


第四,依托港口、铁路、航空港建设物流基地,一个城市应该建设不同等级的多个物流基地


第五,以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要沿轨道交通线布局城市的发展,交通方式选择以土地使用性质和交通需求强度比较匹配,实施综合交通枢纽与周边土地一体化的开发。以日本东京站为例,车站附近房屋建筑的容积率超过10,但因有各种交通衔接所以并不产生拥堵,有利于资金、人才、产业集聚。


第六,推进公铁水航一体化的技术创新。包括桥隧的修建技术、材料技术、安全技术、健康管理技术、提效技术、智能绿色技术等。特别是提效技术,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内河航运的里程等位居世界第一,但在效率方面还不是第一,所以要多做文章。


第七,提升一体化服务的水平。要先把公铁水航一体化服务的信息平台建立起来。现在铁路有12306系统,民航也有自己的系统,没有统一在一个平台上,互相信息不通,只有发展综合平台,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第八,注重经济效益。在规划阶段,要结合通道的利用率和单独交通方式的利用率来整体衡量。


“总体上,发展综合立体交通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思维,也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共同推进,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主骨架基本建成,实体线网里程达到28万公里左右;到2035年,主骨架全面建成。卢春房指出,到2035年综合立体交通建设将大见成效,交通运输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服务性功能将更加凸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将更加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