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咨视界
张健 | 从历史性到共时性:历史性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 |||||
| |||||
从历史性到共时性: 历史性建筑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研究 ——以漳州古城比干庙为例 张健 摘要:以漳州古城重要的国家级文保建筑——比干庙的保护与利用为研究契机,从基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场所条件分析入手,通过漳州地方特有绿色植物“竹”的运用,形塑与时俱进的“共时性场境”,对历史建筑进行适应性改造,并探讨了其在丰富城市生活、传承地方文化、激发社区商业活力等方面的巨大现实意义与可行性,为漳州古城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历史建筑;比干庙;适应性改造 漳州古城始建于唐代,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丰厚的岁月积淀、鲜明的历史烙印,使古城格局、街巷肌理与建筑风貌别具特色,加之原住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构成了一个完整图景,使其成为折射中国闽南文化最为典型的地方之一,具有重要的保护与研究价值。 漳州古城比干庙(以下简称“比干庙”)位于漳州芗城区振成巷内,始建于宋代晚期,是漳州七县林姓氏族合建的大宗祠,里面原供奉着中华林氏始祖比干,也是古时漳邑林氏宗族赴考往来生员的接待处。明代崇祯时期,在大学士林釬的提议下,进行过补充建设,购地建“群英堂”“世美堂”。1937年,日机轰炸漳州城,比干庙正厅被炸损一侧屋角。“文革”前,比干庙尚基本保存完整,但“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庙宇的前后进和东西两庑被拆除,改建为幼儿园和学校,仅中殿“忠孝堂”作为华南小学的办公室和仓库使用。 历经千年的比干庙,有着丰厚的考古研究及历史文化价值。2006年7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仅存中进四方殿和东厢与主体相连的回廊,具有宋元典型特征,其梁架斗拱等构造体现了早期南北派建筑融合的特点。庙内曾高挂明清状元、探花牌匾,如今是弘扬比干文化及林氏家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漳台两岸林氏共同的祖祠。漳州古城比干庙已被纳入漳州古城“一中轴四板块七街区”的历史人文板块,成为古城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漳州古城改造上位规划《漳州市唐宋子城(台湾路-香港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15-2030)》于2015年获批,规划涵盖台湾路、香港路等区域,有利推动保护街区的历史风貌、文化遗产等,推动古城的保护性开发。在古城改造的上位规划中,提出了政府引导与古城居民自觉参与相结合的双向发展模式。其中,通过社区营造激励古城的活态发展,鼓励将现存的各类历史建筑转变为“街角博物馆”,在保留古城历史记忆的同时,融入新的生活体验,成为漳州古城重要的适应性改造策略。这就要求历史建筑能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功能要求,并为居民提供富有时代特点的人文感受。为了深入探究这一过程,本次研究将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古城保护建筑——比干庙,进行详细策划与设计研讨,以期为未来古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图1 比干庙现状 一、保护价值与定位 对于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尝试把保护内容从单纯地保留历史场所,转变成置入新的时代功能与活动,让历史建筑与时代同频发展,把保护建筑从“历史性场所”逐步转换成“共时性场境”。 (一)保护价值 本次适应性改造项目,选取的地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庙所在的院落(图2)。 院子为三进带东西两庑式的平面布局,现仅存中进四方殿和东厢与主体相连的回廊。院中的比干庙主殿具有浓郁闽南特色,始建年代不详,总建筑面积合计271.71m2。是漳州历代崇文重教的历史见证,是福建省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古建筑文物之一。 建筑价值:比干庙不仅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建筑本身即是一座难得的有较高考古研究价值的古建文物。比干庙内部采用木质结构,保持着宋法式的营造特征。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闽南地区特有的元素,如飞檐翘角、精美石雕、彩绘木雕等,展现着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庙宇的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前殿、正殿和后殿,每部分都有独特的装饰细节,值得细细品味。 地段价值:院落靠近漳州古城西入口及游客中心,南临洋老巷,北倚振成巷,是游客感受闽南传统建筑风情的开始,也是展示民俗特色的起点。 现存问题:现存建筑自1937年起多次遭受损坏,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后,通过恢复手段修葺一新。但修缮后的院落,围墙高耸,空间封闭,存在重保护、轻利用的现象,使建筑遗产陷入维修-空置-衰败-再维修的“冻结式保护”怪圈。 应对策略:既存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对比干庙院落进行细致的评估和修复,结合技术创新与社区参与,使该历史性场所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功能和用途,而且将其转化为服务于当代社会需求的多功能空间,同时强调空间与人的互动,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确保场所的持续生命力。 图2 院落更新前布局形式 (二)保护定位 建筑是其所处社会形态和文化的缩影,因此,对既存建筑适应性改扩建的认识和手法,也会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进化。自2018年欧洲建筑师委员会在荷兰通过《莱瓦顿宣言》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将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和转型的重点聚焦于历史性建筑“活化”时所使用的“建构策略”和新老建筑之间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而非简单的功能或使用上的变化。而今,建筑遗产的适应性再利用已经成为一门涉及建筑学、保护学、人类学、经济学,以及环境工程学等多学科深度融合的交叉学科。其旨在通过对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传统、历史和文化的阐述,尝试将改建后的“场景建筑”与过去的“历史建筑”建立联系,为“既存建筑”实现一个可持续的未来[1]。 比干庙作为当地最有价值的文保建筑之一,如何通过周围建筑及院落的更新使其成为一个新的城市记忆载体是本次研究的最终目的。未来,这里要呈现一个关于漳州城市记忆的艺术项目,而不只是单纯地改造一个旧建筑;尝试建造一个关于城市记忆的场所,而不仅是单纯地建造建筑空间;使建筑本身即作为城市记忆的容器,而不再仅是满足使用功能的建筑物,并最终实现历史性文保建筑及其所处周边环境整体的蝶变——从“历史性场所”到“共时性场境”的转换。(图3) 图3 院落更新后布局形式 二、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策略 运用极简化原则、兼容性原则、场景化原则和适应性原则作为主要的设计策略,以实现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与再利用。围绕这些策略,我们将制定不同“建造计划”,为保护建筑注入新的主题,提供多样化新的功能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实现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 (一)策略一:极简化原则 选择适宜的“修复材料”,整旧如旧,亦或清晰鲜明的“新旧对比”与“年代界定”,是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重要课题。针对上述问题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本次研究借鉴现代设计的“极简化原则”,试图通过对于竹、木等景观设计惯常使用的植物/绿植元素的运用,形成新旧场所之间“围塑”空间。同时,借助“竹林、竹幕、竹棚”等富于变化的光影与景深,将新、旧建筑与场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塑造具有“共时性”与“一体化”特征的 “新场境”。 漳州是福建地区竹子的主要产地,而竹子象征着生命的弹力、长寿、幸福和精神真理,正是传统文化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本次历史建筑的保护与适应性再利用决定用竹子作为代表闽南文化和生活的元素,“置入”进本次更新保护的项目之中。“适应性再利用”把竹子作为漳州城市记忆物质化的容器和载体,这种具有浓郁漳州地域文化特征的地方用绿植搭建了一个“表演”的舞台——我们称为“竹影戏剧场”,是本次漳州城市记忆物的“建造”计划。 置入,是建筑设计中实现“空间介入”的一种惯常手法,是一种在新旧之间实现“相互独立”的“整体并置”与“联立共存”的方法,也是“极简主义”常用的空间处置手段。新旧叠加创造了一种新的独立元素,实现了1+1不断接近正无穷的效果。既有建筑通过简洁纯粹的“基本形式”——竹林、竹幕、竹棚的“置入”,在形式表达上也体现为一种约束和理性,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体现了一种具备更精致审美特征的极简主义建筑创作的态度[2]。 (二)策略二:兼容性原则 兼容性原则强调的是在保留历史建筑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融入符合现代需求的新功能,从而实现功能的多样性与互补性,从而为当代用户提供更大的便利。古城建筑不仅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者,还可以通过引入和转化这些新功能,使其在时代的变迁中得以延续与发展。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古城的独特魅力,还赋予其新的生命力,使其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古建筑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生活方式,成为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空间。 通过精心设计,我们植入了包括城市记忆展示区、当地布袋戏展示区以及驻地艺术家工作室等多个功能空间,并且以“竹”作为贯穿的主题元素,连接各个功能区,以及建筑与外围院落之间的过渡空间,促进了空间之间的流畅过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实现了功能空间的有效整合,还激发了改造后的历史建筑具备更多“即时性使用”的可行性与便利性,使既有各建造单元与功能空间之间,以及建筑与外围院落及古城之间实现了“多项度”的连接,成为一个记录城市生活的博物馆。 1.绕梯为庭 增加空间的自由度,丰富动线的可能性,是实现空间与功能兼容的关键一环。极简主义的新建构,既要求同既有建筑主体脱离,又要实现功能流线的完整统一。 基地原有北侧靠近街巷的二层建筑,仅有一部尽端式楼梯,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设计在院子的东北角外墙,加建一部双向楼梯(图4)。新置入的楼梯不仅是连接一二层建筑各个功能房间的交通联系,更是增加空间趣味和体验的“装置”。加建的楼梯与西侧原有楼梯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空间,通过楼梯可到达建筑南侧的长廊或北部的外围院落,实现一种旨在连接建筑的各个功能房间的“漫游”。 图4 加建楼梯示意 2.波形连廊 另外,本次研究还希望能够寻找到一种可以重塑建筑与古城巷道联系的解决方式,以实现空间的多样性和兼容性。 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里面的波形廊高低起伏、曲折蜿蜒,展现出独特的动感与灵动。受此启发,本次研究计划在建筑的北侧与院落外墙之间增设一层波形外廊(图5),旨在将拙政园中波形廊的环绕、隔离、夹缝与穿越的“空间体验”融入到新结构中。这一改造不仅解决了原有建筑面对街道时显得单一的问题,还新增了展陈空间,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使得“廊”不仅仅是一条通行的路径,更成为一个承载多重价值的文化载体,提升了整体的游览质量。 图5 波形连廊示意 3.行走体验 楼梯,连廊,波形廊(图6)的运用,不仅连接了新功能区域,还通过极简主义的材料选择与建构手法,加强了比干庙与北侧院落及建筑的联系。这种方法所追求的整体性与极简化的效果,受限于建筑师的能力与素养,但也得益于施工材料、工艺与人工技能的提升,在当代历史性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中得到了强化。 在这里,交通空间被赋予了更多价值,成为了流动的“共时画卷”。每一个“行走的体验”都是“当代古城生活”展览的一部分。参与者在体验城市历史的同时,也在共同创造新的时代事件——这被称为漳州城市记忆的“书写”计划。该计划通过激活情景策略来继承特定的空间特征,增强过去和现代的连续性以及空间与场所的特征和联系[3]。 图6 加建楼梯与内廊部分 (三)策略三:场景化原则 场景化原则本质上是一种对空间的把控方式。“实际的空间边界”和“被感知的空间边界”之间存在着多重关系[2]。它旨在通过具体的材料选择和建造方法,在特定场所情境下加强新老建筑之间的联系,形成紧密的一体化场景,并清晰界定新旧建筑的年代传承。同时,这种方法还能增加场景的叙事性和生活的兼容性,激发更多活力。 针对本项目区位的特殊性,具体做法为塑造多个“竹”元素舞台,并挖掘更多与城市记忆相关的元素。借助对相同文化背景下不同场景中竹子的应用形式及其对观者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将“竹林、竹幕、竹棚”等元素融入到具有共时性场境特征的建筑空间之中,创造出多个与城市记忆互动的场景,并且在这些场景里,“竹”“影”成戏,形成独特的视觉体验——我们称之为漳州城市记忆的“微剧场”计划,让人们在自然空间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1.竹林 在内院边缘靠近建筑的地方设置竹林(图7),既可引导游客,又自然地分隔了更新建筑与比干庙。穿过竹林,既能感受竹的韵味,也能从外部透过竹林一窥改造后的博物馆空间。 竹林的设计进一步勾勒出原有院子的结构肌理,与极具年代感的地面铺装和古树遥相呼应。站在院子里看向比干庙时,宋代风貌依然可见,历史仿佛在此静止。对于建筑更新的部分,则通过竹子的巧妙融入,为整个环境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平衡与和谐之美。 图7 竹林布局示意图 2.竹幕 在建筑二层设置整片竹幕空间(图8)作为建筑外廊的改造肌理。行走于二层连廊空间中的人可透过竹幕与院中的参观者对望。相比大面积涂抹塑造的物质感,这种以线为主的表达方式从整体上建立了一种框架和留白,使建筑设计保持一定的深度和灵活性。 竹幕的巧妙运用增强了比干庙的神秘氛围,并提升了参观者的体验层次,不仅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还营造出一种探索的乐趣。同时,在重要区域,巧妙地划分了长轴上的景窗,利用框景的手法,使得比干庙的“瓦山水”美景得以完美展现。这一设计不仅让游客能够直接欣赏到比干庙那重檐大屋顶的壮观景象,而且与院落内的其他建筑形成有趣的视觉对话,并突显出竹子在整体设计中的主导地位。 在竹林中穿行,置身于竹幕后,访客可以体验到独特的空间感受和城市记忆。在这个过程中,“竹幕”与“竹林”之间形成了一种充满互动的空间体验,让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和谐共存。 图8 竹幕布局示意图 3.竹棚 原有通道仍作为主要的出入口,有效引导游客从北侧街道进入院子。通道顶部搭建竹制棚架,形成简洁有特色的入口空间。竹排的设计呈现出先低后高的折线,随空间变化调整高度,灵活适应不同场景。这一构造不仅美观还提供了遮阳功能,同时成为入口标志性设计,展现竹子独有的魅力。 轻盈的竹材,结构简约坚固。竹子的纹理与色泽为建筑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自然气息,将大自然的气息引入城市生活中。利用竹棚透光性的特点,将光与影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建筑外在固有形态进行衔接,从而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 (四)策略四:适应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建筑遗产的保护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它不仅涉及对历史建筑价值的认知,还包括如何让这些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持续发挥作用。学者们提出的适应性再利用、可持续性再利用和共同演变再利用的概念,为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和实践方法[4]。核心理念在于,保护工作不应仅限于对过去的怀念,而应着眼于未来,根据当前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长远规划与评估,确保历史建筑既能保持其文化遗产属性,又能在当今社会中焕发新生。 这一思维方式的转变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共生。特别是在进行适应性改造时,我们不仅注重保护历史建筑本身,还致力于保留其与周边区域原有的结构和社会肌理,同时将现代功能与原有结构相结合,创造出一系列新颖而实用的新空间,从而增强了其发展的可持续性,真正实现历史建筑的有效保护。 此外,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传承历史文化的有力载体,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历史的平台。本次设计采用生长迅速的竹材作为主要景观材料,这种可持续性的生态材料以其独有的结构特性及特殊的优美观感,不仅代表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概念,也是东方文化精湛竹制手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完美体现,为城市建设和更新提供了一种环保且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三、结语 比干庙历经千年,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因岁月侵蚀和曾遭受破坏等,需进行改造以便更好地保护其建筑结构和文物古迹,延长其寿命。通过改造还可深入挖掘和展示其文化内涵,让更多人了解林氏家族的历史、比干的忠烈事迹以及古代漳州的崇文重教之风,促进文化传承和弘扬。作为漳州古城的一部分,比干庙进行改造可使其与其他周边景点更好地融合,形成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和文化空间,增强古城的整体文化氛围和旅游竞争力,推动漳州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另外,比干庙是漳台两岸林氏宗亲交流的重要纽带,改造有助于加强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促进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研究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项目来激发并传承城市的历史记忆,例如竹影戏的城市记忆物建造计划、漳州城市记忆的“书写”计划以及漳州城市记忆的“微剧场”计划。这些项目旨在解决实际问题,如增设楼梯、重塑公共空间界面,并融入竹子元素,以此体现对城市历史的回顾与尊重。 建筑的功能性不仅仅局限于提供使用空间,更重要的是承载和表达城市文化的形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城市的更新、历史的延续以及文化的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珍视城市的独特历史与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 莎莉·斯通,郎烨程,刘仁皓.分解建筑:聚集、回忆和整体性的恢复[J].建筑师,2020(05):29-35. [2] 张昕楠,李文爽,孙德龙.拼凑作为一种关联——Advvt事务所的适应性再利用实践启示[J].建筑师,2020(05):55-62. [3] 格雷姆·布鲁克,谢冰,苏清商.改造/重塑——再利用的策略[J].建筑师,2020(05):21-28. [4] 沈旸,吴美萍.存续与新生[J].建筑师,2020(05):4-5. 注:原文载自《福建建设科技》2024年第6期,本次发表有较大改动。 | |||||
相关链接
- 平俊晖 李立明 杨成 | PPP...2024-12-26
- 申海燕 | 加快创新联合体建设 ...2024-12-24
- 杜贞利 | 内外联动 创新引领 ...2024-12-20
- 薛会 许相敏 颜俊 | 推进宁波...2024-12-18
- 徐佳成 | 我国抽水蓄能需求情势...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