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 | “中咨智慧”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
发布日期:2025-01-16 信息来源:国资委网站 访问次数: 字号:[ ]

从青藏高原出发,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聚千流,黄河在神州大地奔腾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2024年是黄河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受有关方面委托,天博网页版登录界面(中国)官方网站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阶段性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全面评估《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任务、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建设进展和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存在问题及深层次原因,并结合评估情况和国内外发展形势,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黄河上游湿地生态保护

中咨公司高度重视该项委托任务,评估工作组60余名业务骨干和30余位外部专家,历时6个月,深入黄河沿线山东、河南等9省区40多个地市100多个县区,召开50多场座谈会,现场踏勘150余个重大项目,形成了10余万字的评估报告。

齐抓共管,“大河之质”向高向前

岁月奔流,大河汤汤。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评估工作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工作组采取自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客观评估《规划纲要》实施效果。

经过深入调研,评估工作组认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阶段性成效显著。

黄河长治久安能力与水资源利用水平持续提升。黄河下游标准化堤防建设基本完成,达到防御黄河干流花园口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秒的标准;黄河下游干流主槽最小过流能力由2019年的4300立方米每秒提升到5000立方米/秒左右,提高了应对洪水灾害的能力。黄河沿线九省区坚持“四水四定”原则,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黄河连续24年不断流,黄河流域地表水开发利用率连续4年低于78%的控制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格局加快形成。经深入调研,评估工作组发现,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率从1990年的41.5%、2019年的66.0%提高到2023年的68.4%,各类野生动植物种群分布呈恢复性增长。环境综合治理成效稳步提高,黄河干流连续2年全线水质保持Ⅱ类,2023年黄河流域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1.0%,较2019年提升18.0%。

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推进。评估工作组认为,黄河流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沿黄河9省区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35%以上;黄河流域能源基地地位进一步提升,2023年9省区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比重超过40%;高质量发展动力日益增强,河南、山东、陕西2023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超过2%的预期目标。

此外,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更加深入,城乡居民民生福祉日益改善。黄河流域建设了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文化博物馆。沿黄河9省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2023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2019年相比增长28 %,高于全国平均增幅,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这些积极变化表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断向前迈进,“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正在照进现实。

把脉问诊,“大河之困”浮出水面

“十四五”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重大深刻变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把脉问诊,中咨公司评估工作组在客观总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效的同时,也精准找出落实《规划纲要》的难点堵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短缺制约的问题依然严峻、流域上下游发展不平衡和区域合作尚不充分、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频发引发黄河治理难度加大、环境污染治理资金面临较大缺口、产业结构倚能倚重和资源依赖的问题仍然存在、黄河文化产业发展待进一步提升、特殊类型地区民生福祉保障提升空间较大、市场化改革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2023年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为789.7亿立方米,不足长江流域的9%,仅为全国总量的3%,却承担全国15%的耕地面积和12%的人口的供水任务,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沿黄9省区尚未形成协同联动和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与长江经济带的长三角城市群、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高水平跨省市合作相比,黄河流域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呼包鄂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跨省区经济合作落后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从产业结构来看,倚能倚重和资源依赖的问题仍然存在。黄河流域能源资源富集,集中分布了全国约八成的煤化工企业、三分之二的千万千瓦级大型煤电基地和四分之一的钢铁产能,沿黄河76个地级市中有38个资源型城市,煤炭、化工、冶炼等传统企业存量大,高耗能工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黄河流域9省区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国30%,单位GDP能源消耗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

黄河文化资源开发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黄河文化的产业发展与它的历史地位、文化影响、社会价值、研究深度不相称,也与我国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黄河流域9省区202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系列挑战凸显“大河之困”,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循因施策,“大河之安”生生不息

大河奔流歌未央。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站到了更高起点上。聚焦黄河流域的堵点难点,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中咨公司评估工作组循因施策提出十大建议。

一是加强流域协同保护,促进生态系统安全健康;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体系和机制,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三是重点防范化解水安全风险,保障黄河长治久安;四是强化环境污染治理支撑体系,持续提升流域环境质量;五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六是构建区域城乡发展新格局,促进流域均衡协调发展;七是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八是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时代价值,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九是补齐民生短板和弱项,提高流域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十是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流域开放新格局。

“科学分析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把握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坚持系统观念,增强底线思维,强化创新驱动,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正如调研组所言,中咨人努力把阶段性评估成果转化为进一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思路和举措,用行动诠释使命担当。